艺考政策2023(艺考政策变化解读)
艺考政策2023:1、高考文化课成绩将会逐步提高;2、探索建立破格录取机制。无论是在统考还是校考的过程中,目前的趋势都是对于艺考生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统考的专业合格线及各大院校的初试环节,对于专业能力的考核细分要求越来越清晰。

一、艺考政策2023
1、高考文化课成绩将会逐步提高
意见明确提出了提高文化成绩要求。要求各省(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倾向。文化成绩的提高也在提醒加入艺考大军的考生们,专业能力和文化成绩同等重要。
2、探索建立破格录取机制
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中,对于极少数省级统考和校考成绩均特别优异或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办法。
破格录取也并非易事,还需要经过层层把关。高校会制定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办法,并提前在招生章程中公布,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在高校官网获取相关报考信息。
艺考生最新政策规定2024年起,高校将停止高考招生环节中的高水平艺术团招生,改为从校内选拔具备艺术特长的学生加入学校艺术团。也就是说,从2024年以后艺术特长生只能从参加过高考,并且进入该校,通过遴选环节而产生。在此之前,全国共有54所被教育部批准具有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资格的高校。
虽然艺考政策中2023年暂时不会取消艺术特长生的选拔规定,但现有很多大学包括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许多大学都相继发布通知,停止高水平艺术团招生。
二、2023艺考政策变化解读
1、统考加强,校考减少
艺术类专业考试分为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省级统考已涵盖的专业,高校一般应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作为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对于本地生源极少的专业(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除外),鼓励采取联合组织省级统考的方式,报相关省级招委同意后向社会和高校公布。艺术类专业点设立不足四年的高校,凡省统考涉及的专业,不得组织校考,应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
解读:
艺术类专业考试分为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省级统考已涵盖的专业,高校一般应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作为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对于本地生源极少的专业(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除外),鼓励采取联合组织省级统考的方式,报相关省级招委同意后向社会和高校公布。艺术类专业点设立不足四年的高校,凡省统考涉及的专业,不得组织校考,应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
2、文化分有所提高
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不得低于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2021年:在未合并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低于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对于已经按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专业,鼓励相关高校2023年继续采取相同招生办法。
解读:
政策的调整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现在到2024年都属于政策调整期,考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对艺考类别的考生来说,2023年的政策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统考要求,这意味着考生必须要通过统考才有机会参加校考。二是2023年本科批将由原来的按联考专业成绩录取调整为按综合成绩录取,综合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专业成绩占70%、文化成绩占30%。以往很多学校的艺术类相关专业录取都是学校自主划定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改为综合成绩录取后,实际上是设定了一个统一的门槛,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新高考选科对艺考生影响不大
新高考之下的“3+1+2”科目选择规则,对艺考生有哪些影响?
解读:
在新高考模式下,艺术类专业的首选科目一般都有“选择物理或历史均可”,次选科目一般都不提要求。因此,新高考的选科对艺考生影响不大。但是,许多院校对单科成绩有限制。如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统考成绩要求绘画≥满分的85%等等。东华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科技等专业要求外语≥70分(满分为150分),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要求外语≥90分(满分为150分)。一些院校表演专业还对身高有限制。
4、校考或更容易
“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和专业优势特别明显的考生来说都是好事,可以进一步彰显自己的特色。“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让不少人理解为校考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了,其实不然,校考更容易了。
解读:
从“校考范围”来说,校考仅限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和“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在招生人数一定的情况下,同一专业的考生要面临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的竞争,如今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后,“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自然会阻挡了一部分离学校远或交通不便的考生;“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的规定更是从总量上让校考人数锐减。在这种情况下,对能参与校考的考生来说,竞争比以前会更小,也更容易。
5、分类考试分类录取考试难度有升有降
此次艺考变革提出了分类考试,分类录取,较之前更有明晰,将整个艺考各专业分为三大类:
一是不需要参加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比如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事实上,在2018年底的艺考变革中,这些专业就被要求“不组织专业考试,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安排在普通类专业相应批次录取并执行相应批次录取规则”。
二是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根据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但前提是,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均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且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三是少数组织校考的艺术类专业,学校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但前提是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最低成绩要求基础上。
解读:
这个规定清晰明了,避免了此前规则模糊带来的弊端。大家都知道,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参照院校)拥有自划线的特权。如2018年底颁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规定:“自划线原则上不得低于生源省份艺术类同科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这样的模糊规则,在具体执行时就容易出现偏差。
总之,针对以上变化,建议大家不要抱着统考没考好还有校考的心态,统考成绩不好将直接影响你能否有机会参加校考!提高统考成绩增加校考机会。根据自身能力选择校考院校。校考前仔细阅读2023招生简章,着重了解招生计划、报考及考试时间、考试形式及内容、录取原则等,并合理安排好赴考时间,避免校考时间撞车。






在线预约-让老师及时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