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3+1+2高考模式)
高考3+1+2模式:其中,“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试卷为全国统一命题,每门满分为150分。“1”和“2”为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选择性科目,试卷由自治区统一命题。“1”是考生在物理或者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1门作为首选科目,每门满分为100分,以卷面原始分计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2”是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每门满分为100分,按等级转换分数计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3+1+2”模式下共有12种组合方式可供学生自主选择。
一、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
“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特长,结合拟报考普通高校及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合理确定选考科目。
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针对“1+2”的首选和再选部分分为4类:各招生专业(类)从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中选择1科、2科、3科或“不提科目要求”。
选择1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选择2科或3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或3科;“不提科目要求”的,表示考生在首选和再选科目中按规则选考任意3科均可报考。

二、3+1+2高考模式和传统高考的区别
“3+1+2”模式和传统文理分科,从目标导向、选择科目组合、考试内容上都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可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而传统的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组合。
“3+1+2”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不同。
三、为什么要新高考改革
高考试题要增加反映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发展进步的内容,考察学生对中国社会现状和时事政策的理解、思考和把握,考察学生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价值标准的理解。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政治、哲学、经济、艺术、生产、生活在历史长河中的智慧结晶。它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在高考命题中,所有科目都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比如语文、政治等科目可以测试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以及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思考和理解的能力。历史可以检验对中华文明长期历史进程中的事实观点和思潮的认识和判断。地理学可以用来考察人们对地方意识、环境保护等概念的掌握情况。
在数学、科学等学科中,可以适当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察内容,如四大发明、毕达哥拉斯定理等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作为背景材料,反映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在线预约-让老师及时联系您!